据了解,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助力疫情防控。如2017级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余蔓铧、王安琪、谢仆姗参加了线上心理援助活动;余蔓铧同学还参与了助力培养山区孩子们的阅读习惯的“云支教”志愿活动;2017级本科经济学专业的张健美同学参与了陪伴防疫人员的孩子阅读的志愿活动。
余蔓铧同学参与了晴朗天心理机构举行的“安心行动”线上心理援助热线。该活动主要负责为市民和医护工作者提供心理支持。活动开始前,还进行了专项培训。她说“我了解到我国心理协会从疫情爆发之初,就已经开始了心理援助活动了。”谈到她参与的线上心理援助热线时,她介绍说“机构主要采取的是轮换值班制度。每一次我们会连续值班5个小时。我曾经连续接听了2个50分钟的电话。当时处于吃饭时间,由于连续的高度紧张、保持与来访者交谈时的注意力,以及错过了晚饭时间,两个电话结束后,我整个人处于精神恍惚状态,用了很久才能回过神。在之后填写工作日志时,我不禁敬佩长期处于心理热线岗位上的人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公共事件爆发之后,他们的工作量和期中的艰辛是外人所无法体会的。”她感叹说“我们不仅需要尊重在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还要看到这些在背后默默无闻工作的心理援助工作者。”
谢仆姗同学也加入了心理热线活动。她回顾该项活动时谈到“我有幸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在本次疫情中,心里受到伤害的每一位民众提供心理疏导。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却成为我最大的欣慰。我参加活动的时候,国内疫情已经趋于稳定,所以没怎么接到因为疫情出现应激反应的求助者的电话。我后期参与的热线接听中,更多的来访者咨询的问题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孩子都不能返校学习,而是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学习不自觉,与家长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矛盾。许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感到苦恼,因此拨打热线电话进行咨询。”
“在这次疫情期间我对于线上心理志愿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接到的电话大多数都是家长打来咨询亲子关系的。”王安琪同学也参加了线上心理志愿者工作,她介绍说“因为这次疫情,孩子们前期都在家上网课,家长们与孩子的接触时间变多,生活中的小冲突也变多了。”她的体会是“通过多次心理志愿者的督导活动,我学到了更多的如何与来访者进行沟通,学到了如何对问题进行概念化,也增强了自己对于本专业的信心!”
经济学专业的张健美同学参与了陪伴防疫人员的孩子阅读的志愿活动。这个志愿活动主要以“小打卡”程序作为互动,每周会给孩子们介绍一个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去阅读相关的书籍,以画画,读后感的方式进行打卡。她介绍说“作为志愿者,我们会实时鼓励,评选出最佳的小朋友们,历时一个月。不仅如此,我们志愿者还会进行云家访,与小朋友们畅聊逸事。我作为志愿者也只是小小地代替防疫人员给他们的孩子带来陪伴以及更多的知识阅历。我相信这也是对于防疫工作的一些坚持。我相信有我们作为后盾,防疫人员会少了一些后顾之忧,更轻装的奋勇向前!”
2017级余蔓铧同学作为我院国际交流实践部的部长,还参与了“云支教”志愿活动。她介绍说“这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助力培养山区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在此期间,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向她说的话。这个孩子说:“小老师,真希望你们能每天都陪我们读书,给我们提意见呀”。她说,山区的孩子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志愿者们一句“加油,你已经做得很棒啦”已经让孩子们收到了莫大的鼓励。她还感叹说“因为这次疫情,我们发掘了前所未有的与山区小朋友之间交流的纽带,这也是我们国家蓬勃发展的科技水平所带来的福利。”
可爱的同学,可敬的志愿者!我们坚信,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战“疫”必胜,寒冬过后就是春天!
卫斯理安学院供稿